下一页
无
施工临电箱监测系统-建筑施工临时用电智能监测与安全管控系统
时间:2025/09/19
发布:网络
阅读:1
施工临电箱监测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,对临时用电箱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,以确保用电安全和提高施工效率。针对建筑施工临时用电事故频发,传统监测手段滞后等问题,研究构建智能监测与安全管控系统.通过多参数高频采样,深度学习故障识别,边缘计算与云端协同架构,实现电气参数动态感知,暂态故障捕捉及自适应保护策略优化
施工临电箱监测的核心需求与风险背景
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环境复杂,存在电气线路机械损伤、设备老化漏电、过载短路等多重风险。根据<搜索结果>[2],临电箱因频繁挪动、气候影响(如风吹雨淋导致绝缘下降)及缺乏实时监测,易引发线路打火、过热等隐患,传统单一漏保开关和人工巡检难以满足安全需求。因此,构建智能化监测系统对预防电气火灾和触电事故至关重要。
临电箱监测系统的关键组成与技术方案
监测参数与核心设备
系统需实时采集临电箱运行状态,核心监测参数及对应设备如下:
监测参数 | 传感器/设备类型 | 功能说明 |
---|---|---|
剩余电流(漏电) | 剩余电流互感器(如开口型CT) | 检测线路漏电电流,设定阈值(300mA/500mA等)触发报警,支持分级保护 |
温度 | 测温式探测器(测温线2m-8m) | 监测电缆接头、母排温度,报警温度可调(55℃-140℃),40s内响应 |
电流/电压 | 电流互感器、电压传感器 | 监测线路负载电流、电压波动,预防过载、短路 |
开关状态 | 状态传感器(辅助触点) | 监测断路器分合闸状态,异常分闸时触发告警 |
系统架构与数据传输
- 终端层:临电箱内置综合式电气火灾探测器(如LFT201型),可同时监测剩余电流和温度,搭配开口型互感器便于改造工程安装。
- 传输层:采用RS485总线或LoRa、NB-IoT无线通信,将数据上传至监控主机,适合施工现场复杂环境。
- 监控层:部署电气火灾监控主机,放置于值班场所,实时显示报警信息(漏电值、温度、故障类型),支持声光报警及数据存储,并可联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。
临电箱监测的分级保护与智能功能
分级保护策略
参考的分级保护原则,临电系统可分二级或三级保护:
- 末级保护(用电设备端):选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≤300mA、动作时间<0.1s的探测器,直接切断故障电源,防止人身触电。
- 干线保护(分配电箱):剩余电流阈值设为300mA-1A,仅报警不跳闸,避免大面积断电影响施工。
智能联动与预警功能
- 多级报警:轻微漏电时本地声光报警,严重故障时通过主机推送至管理人员手机(如短信/APP通知)。
- 历史数据追溯:监控主机存储剩余电流、温度变化曲线,便于分析故障原因。
- 漏保开关检测:定期自动测试漏保开关有效性,避免失效风险。
系统部署与施工注意事项
-
设备选型适配性:
- 改造工程优先选用开口型剩余电流互感器,无需拆卸原有线路;
- 测温线缠绕于铜排或电缆接头处,长度根据临电箱尺寸选择(2m-8m)。
-
安装规范:
- 互感器窗口尺寸需匹配电缆规格(如100A/225A框架电流);
- 监控主机需接入消防控制室或24小时值班场所,确保报警及时响应。
-
日常维护:
- 每月校验传感器精度,雨季加强绝缘电阻检测;
- 定期清理临电箱内灰尘,防止传感器误报。
应用价值与典型场景
临电箱监测系统可显著降低施工现场电气事故率,典型应用场景包括:
- 建筑施工工地:塔吊、电焊机等大型设备供电线路监测;
- 临时活动场所:展会、庆典等临时用电设施的安全保障;
- 灾后重建现场:临时安置房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控。
通过智能化监测与分级保护,系统既能精准识别漏电、过热等隐患,又能避免不必要的停电影响,为施工安全提供技术保障。
相关百科
2025/09/19
2025/07/18
2025/07/14
2025/06/05
最新视频